CSS工作原理

关于CSS规则如何为HTML添加样式,并解释层叠的工作机制——当元素的同一个样式属性有多种样式值的时候,CSS就要靠层叠机制来决定最终应用哪种样式。

剖析CSS规则

添加CSS样式的方法

主要有三种:

  • 行内样式:写在特定HTML标签的style属性里

  • 嵌入样式:将CSS样式放在HTML文档的head元素中

  • 链接样式:用link标签引入外部css文件

另,样式表中链接其他样式的方法:@import url(css/styles2.css)

CSS规则命名惯例

  1. 第一种方法:多个声明包含在一条规则里。

p{color:red; font-size:12px; font-weight:bold;}
  1. 第二种方法:多个选择符组合在一起。

h1,h2,h3{color:red; font-size:12px; font-weight:bold;}
  1. 第三种方法:多条规则应用给一个选择符。

h1,h2,h3{color:red; font-size:12px;}
h3{font-weight: italic;}

所有用于选择特定元素的选择符又分三种:

  • 上下文选择符:基于祖先或同胞元素选择一个元素

  • ID和类选择符:基于id和class属性的值选择元素

  • 属性选择符:基于属性的有无和特征选择元素

上下文选择符

格式:

标签1 标签2 {声明}

其中,标签2就是我们想要选择的目标,而且只有在标签1是其祖先元素(不一定是父元素)的情况下才会被选中。

特殊的上下文选择符

子选择符

格式:

标签1>标签2

注意:标签2必须是标签1的子元素。

紧邻同胞选择符

格式:

标签1+标签2

标签2必须紧跟在其同胞标签1的后面。

一般同胞选择符

格式:

标签1~标签2

标签2必须跟(不一定紧跟)在其同胞标签1后面。

通用选择符

通用选择符*是一个通配符,它匹配任何元素。

例如:

p *{color:green;}

会把p包含的所有元素的文本变成绿色。 注:所有子元素文本变成绿色,但p标签的文本不变色。

如果通配符前面没有标签,则表示网页所有元素。

ID和类选择符

类属性

body标签中包含的任何HTML元素都可以添加class属性。

类选择符

格式:

.类名

标签带类选择符

格式:

标签.类名

多类选择符

可以给元素添加多个类:class="class1 class2"。

格式:

.类名1.类名2

不要乱用类 不要像使用ID一样,每个类都指定一个不同的类名,然后再为每个类编写规则。实际上,继承和上下文选择符能让不同的标签共享样式,从而降低你需要编写和维护的CSS量。

ID属性

格式:

#ID名{声明}

用于页内导航的ID:(俗称锚点) 例如下面这个链接,其目标是同一页的另一个位置:

<a href="#bio">Biography</a>

若只有“#”,那么点击链接会返回页面顶部。如果没有“#”,浏览器就会尝试加载bio目录下的默认页面了。 另外,如果你暂时不知道某个href应该放什么URL,也可以用#作为占位符,但不能把该属性留空。因为href属性值为空的链接的行为跟正常链接不一样。这样团队中其他人将来可以用中间层(比如PHP)变量替换#,以便动态接收来自数据库的URL。

属性选择符

属性名选择符

格式:

标签名[属性名]

例如:img[title]{border:2px solid blue;},带有title属性的img标签会被选择。

属性值选择符

格式:

标签名[属性名="属性值"]

选择任何带有值为属性值的属性名的标签名。

伪类

伪类分为两种:

  • UI伪类,会在HTML元素处于某个状态时(比如鼠标指针位于链接上),为该元素应用CSS样式。

  • 结构和伪类,会在标记中存在某种结构上的关系时(如某个元素是一组元素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),为相应元素应用CSS样式。

使用方法:冒号“:”表示伪类,两个冒号“::”表示CSS3新增的伪元素。

UI伪类

  1. 链接伪类

  • link:默认。

  • visited:用户此前点击过这个链接

  • hover:鼠标指针正悬停在链接上

  • active:链接正在被点击(鼠标在元素上按下,还没有释放) 注意:由于这4个伪类的特指度相同,所以必须按照顺序使用。

  1. :focus伪类 表单中的文本字段在用户单击它时会获得焦点,然后用户才能在其中输入字符。

  2. :target伪类 例如下面例子,CSS规则:#more_info:target{background:#eee;},会在用户单击链接转向ID为more_info的元素时,为该元素添加浅灰色背景。

<a href="#more_info">More Information</a>
<h2 id="more_info">This is the information you are looking for.<h2>

结构化伪类

常见的结构化伪类:

  1. :first-child和:last-child

  2. :nth-child 例如:li:nth-child(3)会选择一组列表项中的每个第三项。 注意:是li!!!不是ul!!!

伪元素

常见的伪元素:

  1. ::first-letter伪元素 例如:p::first-letter{font-size: 300%;},可以得到段落首字符放大的效果。

  2. ::first-line伪元素 可以选中文本段落的第一行。

  3. ::before和::after伪元素 用于在特定定元素前面或后面添加特殊内容。 例如给<p class="age">25</p>添加一下标签会得到:Age:25 years.

p.age::before{content:"Age:";}
p.age::after{content:" years.";}

继承

CSS中的祖先元素会向后代传递一样东西:CSS属性的值。 例如:

body{font-family: helvetica,arial,sans-serif;}
``
文档中的所有元素都会继承这个样式。

CSS中有很多属性可以继承,比如颜色、字体、字号等。也有很多CSS属性不能继承,因为继承这些属性没有意义,比如边框、外边距等。

# 层叠
层叠,就是层叠样式表中的层叠,是一种样式在文档层次中逐层叠加的过程,目的是让浏览器面对某个标签特定属性值的多个来源,确定最终使用哪个值。
## 样式来源
浏览器层叠各个来源样式的顺序:
- 浏览器默认样式表
- 用户样式表(比如某些视障用户,他们可以通过用户样式表,强制浏览器加载的所有网站都以更大的字号等显示内容)
- 作者链接样式表(按照它们链接到页面的先后顺序)
- 作者嵌入样式
- 作者行内样式

**浏览器会按照上述顺序依次检查每个来源的样式,并在有定义的情况下,更新对每个标签属性值的设定。整个更新过程结束后,再将每个标签以最终设定的样式显示出来。**
## 层叠规则
1. 层叠规则一:找到应用给每个元素和属性的所有声明。
浏览器在加载每个页面时,都会据此查到每一条CSS规则,标识出所有收到影响的HTML元素。
2. 层叠规则二:按照顺序和权重排序。
浏览器依次检查5个来源,并设定匹配的属性。如果匹配的属性在下一来源也有定义,则更新该属性的值。
3. 层叠规则三:按特指度排序。
4. 层叠规则四:顺序决定权重。
如果两条规则都影响某元素的同一个属性,而且它们的特指度也相同,则位置最靠下(或后声明)的规则胜出。

## 计算特指度
利用“I-C-E”公式计算:
1. 选择符中有一个ID,就在I的位置上加1;
2. 选择符中有一个类,就在C的位置上加1;
3. 选择符中有一个元素名,就在E的位置上加1;
4. 得到一个三位数。

例如:

选择符|特指度
------|------
p|1
p.largetext|11
p#largetext|101
body p#largetext|102
body p#largetext ul.mylist|113
body p#largetext ul.mylist li|114

注意:0-1-12的特指度仍然比0-2-0低。
# 规则声明
声明包括两部分:属性和值。

值包含三类:
- 文本值:例如bold、hidden等。
- 数字值:绝对值和相对值。
- 颜色值
  - 颜色名:red、blue等。
  - 十六进制颜色:#ff8800等。
  - RGB颜色值:rgb(0,255,0)表示纯绿色。
  - RGB百分比值:100%,0%,0%表示纯红色。
  - HSL(色度,饱和度%,亮度%)

Last updated